php redis 阻塞
在日常的Web开发中,PHP+Redis这种组合已经被广泛采用。Redis作为一个内存型数据库,经常被拿来作为缓存使用,来优化瓶颈。然而,如果Redis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阻塞现象,本文将从阻塞的原理及解决方案展开探讨。
Redis在使用时,虽然经常用作缓存库,但仍然是一个实际的数据库。当Redis的性能瓶颈被达到时,其响应时间可能会变得特别长,而此时Redis会进入阻塞状态。Redis阻塞的根本原因是:Redis是单线程的,它的所有请求都是在同一个进程中顺序处理的。这就意味着,如果有某个请求无法快速处理完毕,Redis将会一直等待它完成。这种情况下,Redis就处于阻塞状态,提供的服务都将无法得到响应。
现在假设有一段 Redis 代码,会占用大量 CPU 资源:
$redis = new Redis(); $redis-> connect('127.0.0.1', 6379); while (true) { $redis-> incr('test'); }
这个例子里,实际上 Redis 不会在添加操作的时候阻塞,因为 Redis 进程依旧有对新请求的响应能力,即使数据更新的速度也很慢。
另一种阻塞在redis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阻塞在阻塞命令上。Redis 的一些命令在执行的时候可能需要等待,比如说:BLPOP、BRPOP、BRPOPLPUSH 这类的命令。如果一个客户端正在执行这些命令,那么在命令所监听的 Key 中没有数据的时候,这个客户端就会被阻塞。这样的阻塞还算好,因为这是过程可控的。但万一有客户端因为网络异常或其他原因而断开了与 Redis 的连接,Redis 此时不会有相应的处理措施,这样的客户端就会一直保持阻塞状态。
那么,在redis遇到阻塞问题时,怎么解决呢?下面是常见的解决方案:
1.多个Redis实例
一个最直观的方法是启动多个 Redis 进程来处理请求。这样,所有请求都被分配到了不同的进程中,在实际应用中,由于每个进程都会复制一份数据,数据总量就等于各个进程数据大小之和。
2.使用Pipelining
Pipelining 可以在请求发送之前缓存所有请求,并在处理请求时,一次处理多个请求,而不是一次处理一个请求。这样,可以使用很少的请求就完成大量的工作。
3.不要阻塞主线程
避免在主线程中进行操作。可以将命令封装到后台执行器中,再进行操作。可以使用 PHP 的 pcntl_fork() 函数来实现这一点,或者采用其他的进程/线程管理器(如 Gearman 等)。另一种方式是使用非阻塞的 IO 操作,例如使用 PHP 的扩展库 swoole_redis 来实现。
综上所述,虽然 Redis 简单易用,但在 Web 开发中使用 Redis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,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局限性。在使用 Redis 时,还需要注意性能瓶颈和阻塞问题。真正着眼于生产环境,需要的是综合考虑,多方面的实践,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php redis 阻塞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5397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