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前端开发HTMLCSS :visited伪类选择器隐秘往事回忆录

CSS :visited伪类选择器隐秘往事回忆录

时间2024-01-26 12:00:03发布访客分类HTML浏览310
导读: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html5教程-CSS :visited伪类选择器隐秘往事回忆录,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小宝典致力于为广大程序猿(媛)提供高品质的代码服务,请大家多多光顾小站,小宝典在此谢过。...
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html5教程-CSS :visited伪类选择器隐秘往事回忆录,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小宝典致力于为广大程序猿(媛)提供高品质的代码服务,请大家多多光顾小站,小宝典在此谢过。  

昨天想使用a:visited改变右侧“猜你喜欢”已访问过的文字颜色,发现改来改去效果都一般,想到还有其他几个CSS可以设置,与颜色相关的,结果,太久没使用这个伪类选择器,具体那几个支持的CSS一下子记不得了,发现有必要自己整理记录下。

一、由爱生恨

链接4伪类(后两个伪类后来拖拽到几乎所有HTML标签元素)如果同时使用,其顺序是这样的::link:visITed:hover:active

首字母连起来是LVHA,顺序完全符合love-hate,也就是爱恨,所谓由爱生恨,这样顺序就记住了。

目前这个年代,:link这个伪类用得已经不多了,但作用还是有的,我们平时用得比较多的都是直接设置a> 元素的颜色,例如:

a {
     color: blue;
 }

实际上,下面这种要更合适,更规范:

a:link {
     color: blue;
 }
    

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

区别在下面,下面两个a> 元素,前者可以匹配a:link选择器,但后者却只能匹配a选择器:

a href="##">
    文字/a>
     a>
    文字2/a>
    

例如我很喜欢移除href属性表示a> 元素按钮的禁用态,使用a:link禁用和非禁用的CSS就更好控制了。

只是我们使用a:link选择器的时候,a:visited选择器也一定要设置(因为a:link在最前面),不然访问过的链接颜色就会跟着系统或者当前元素设置的color走,表现反而有些乱,因此,当下已经很少见到使用:link伪类选择器的了。

:visited伪类选择器依然很有用,尤其在列表式链接站点,例如文章列表,章节列表,可以让用户知道这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了,算是比较友好的一种体验处理。

二、:visited伪类选择器支持CSS很有限

或许是出于安全考虑,:visited伪类选择器支持CSS很有限,目前仅支持下面这些CSS:colorbackground-colorborder-colorborder-bottom-colorborder-left-colorborder-right-colorborder-top-colorcolumn-rule-color以及outline-color

同时,类似::before::after这些伪元素都不支持,例如,我们希望使用文字标示已经访问过的链接,如下:

a:visited::after{
    content:'visited';
}
  // 注意,不支持

不好意思,想法虽好,但没有任何浏览器支持,请死了这条心。

不过好在:visited伪类支持子选择器,不过,所能控制的CSS属性和:visited一模一样,就那几个和颜色相关的CSS属性,也不支持::before::after这些伪元素。

例如:

a:visited span{
    color: red;
}
    
a href="">
    文字span>
    visited/span>
    /a>
    

如果链接是浏览器访问过的,则span> 元素文字颜色就会直红色,如下截图示意:

于是,我们就可以下面这种方法实现访问过的链接文字后面跟一个visited字样。HTML如下:

a href="">
    文字small>
    /small>
    /a>

CSS如下:

small {
     position: absolute;
     color: white;
 }
 // 这里设置color: transparent无效 small::after {
     content: 'visited';
 }
 a:visited small {
     color: purple;
 }

除了支持的CSS有限,:visited伪类选择器还有不少其他奇怪的特性。

三、没有半透明

使用:visited伪类选择器控制颜色的时候,虽然语法上支持半透明色,但是表现上,要么纯色,要么全透明。

例如:

a {
     color: blue;
 }
 a:visited {
     color: rgba(255,0,0,.5);
 }
    

结果不是半透明红色,而是纯红色,完全不透明。

四、只能重置,不能凭空设置

请问下面这段CSS,访问过的a> 元素会有背景色吗?

a {
     color: blue;
 }
 a:visited {
     color: red;
     background-color: gray;
 }
    

HTML为:

a href="">
    有背景色吗?/a>

答案是不会有背景色,如下截图:

因为:visited伪类选择器中的色值只能重置,不能凭空设置。

我们修改成下面这样就可以了:

a {
     color: blue;
     background-color: white;
 }
 a:visited {
     color: red;
     background-color: gray;
 }

此时,文字效果如下截图:

也就是默认需要有一个背景色,这样:visited的时候才有有背景色呈现

五、:visited设置并呈现的色值无法获取

也就是说,当文字颜色值表现为:visited选择器设置的颜色值的时候,我们使用JS的getComputedStyle()是获取不到这个颜色值的。

已知CSS如下:

a {
     color: blue;
 }
 a:visited {
     color: red;
 }
    

并且我们的链接表现为红色,此时我们运行下面的JavaScript代码:

window.getComputedStyle(document.links[0]).color;
    

结果输出的是:"rgb(0, 0, 255)",也就是蓝色blue对应的RGB色值。

如下截图示意:

六、回忆完毕

总之,:visited伪类选择器是一个有很多“怪癖”的选择器,如果按照:hover或者:active这类选择器的表现理解之,一定会不知所然,因为太多特性不支持,太多表现不合常规理解。

究其原因,我猜100%是出于安全考虑,如果浏览器可以通过JS或者其他行为表现知道你已经访问过哪些链接,我靠,那隐私直接就暴露了呀,肯定是不行的,所以,如果你想借助:visited伪类选择器搞些花头,我劝大家还是死了这条心,老老实实搬砖吧。

另外,:visited的怪异特性应该还有其他一些,欢迎大家进行补充。

感谢阅读!

(本篇完)

觉得可用,就经常来吧! 欢迎评论哦! html5教程,巧夺天工,精雕玉琢。小宝典献丑了!
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
CSSCSS属性divHTMLpost-format-gallery
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CSS :visited伪类选择器隐秘往事回忆录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586732.html
写给自己看的display: grid布局教程 妙法攻略:渐变虚框及边框滚动动画的纯CSS实现

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