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学习CSS中的 :is() 和 :where(),让样式代码更简洁!
新人在入门CSS的时候,往往最困惑的就是两件事情(个人想法):1. CSS是基于文档流的,有些时候编写的代码,并不符合自己的预期!2.复杂的选择器,什么场景用什么选择器,选择器太长,让新人很困恼,。最近在公司的代码中发现了这样一段代码。
.home .col .card a i.i1,.home .col .card a i.i2,.home .col .card a i.i3,.home .col .card a i.i4,.home .col .card a i.i5,.home .col .card a i.i5,.home .col .card a i.i6,.home .col .card a i.i7 { background-size: 35px; width: 60px; height: 42px; margin: auto; }
乍一看真的特别多,作为交接人,我真的看呆了,这也忒长了吧。
大家可以开动自己的小脑筋,尝试不同的方案,去简化简写这段带代码!
本文我们来讲讲CSS3比较高效的选择器,保证让人眼前一亮的选择器。
:is
用更少的代码去更有效地选择元素!666,牛逼!!!
简单的来说就是 通过提取共通的选择器,来简化代码!
@H_304_27@注意: :is() 原名 :match()
举例1. 全局 :is
场景:在前端开发的时候,某些情况下,在不同的div下,可能文本的颜色是一致的。
例如下面的三个div,三个div的文本颜色都是红色。
div class="div1"> p> p1/p> /div> div class="div2"> p> p2/p> /div> div class="div3"> p> P3/p> /div>
初级版本(新手)
对于很多新手,确实是会出现下面的写法:针对不同的div的p进行相同的设置。
.div1> p{ color:red; } .div2> p{ color:red; } .div3> P{ color:red; }
进阶版本
随着编写代码的增多,新手逐渐发现,有很多共同的代码,可以提取出来。比如这里的color:red ,就可以提取出来。哇,代码瞬间减少了很多!!!
.div1> p,.div2> p,.div3> P{ color:red; }
高级版本(:is)
这时候新手又觉得了,既然color:red; 可以提出来,那为什么p不提出来呢?于是出现了下面更简洁的版本。
:is(.div1,.div2,.div3) > P { color:red; }
举例2 特定元素:is
且看下面的代码,我们想要实现div的颜色是红色的,并且颜色定义是在textColor种,并且保持p是黑色的。
div class="textColor"> p1/div> div class="textColor"> p2/div> div class="textColor"> p3/div> p class="textColor"> p4/p>
看了上面的举例1,我估计有些新手就要开始这样写了:直接给p标签添加新的式样。
:is(.textColor) { color:red; } .pColor{ color: black; } p class="textColor pColor"> p4/p>
但是:is是支持特定元素的写法的:你只需要在:is 前面添加
div:is(.textColor) { color:red; }
多个:is
div:is(.textColor) :is(h1,h4){ color:red; } div class="textColor"> h1> h1/h1> h2> h2/h2> h3> h3/h3> h4> h4/h4> /div>
权重
:is 的权重是由提供的id,元素等选择器决定的;可能比较难理解。一个例子马上明白。
ol id="olID"> li> li1/li> li> li2/li> /ol>
我们来更改li的字体颜色。
:is(ol) li { color: red; } ol li { color: blue; }
大家可以猜一下是什么颜色。
是蓝色:为啥呢,首先is的参数是ol与下面的那个ol选择器的权重一致。并且由于blue是在下面的,浏览器自动使用blue覆盖掉了red。
再看下面的写法,我们给is的参数加了一个id: #olID,最终的颜色就是红色。这就是因为is使用了权重更高的id选择器。
:is(ol,#olID) li { color: red; } ol li { color: blue; }
:where
:where和:is的语法参数完全一致。唯一不同的就是:where的权重永远为0,或者说是最卑微的。还是上面那个例子。
ol id="olID"> li> li1/li> li> li2/li> /ol>
这里我们:
:where(ol,#olID) li { color: red; } ol li { color: blue; }
最后的结果是蓝色
应用场景
因为要说了,既然有了is为啥还要:where?个人觉得,:where还是很有用的。比如说在开发组件库的时候,可以使用,因为where的权重很低,那么使用者是不是很容易覆盖了,就不需要什么!imPRtant,v-deep之类的了。
PS: 可以优化前言中的小栗子
原文地址:https://juejin.cn/post/7005366966554722312
作者:前端picker
更多编程相关知识,请访问:编程视频!!
以上就是深入学习CSS中的 :is() 和 :where(),让样式代码更简洁!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其它相关文章!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深入学习CSS中的 :is() 和 :where(),让样式代码更简洁!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5896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