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提升centos上weblogic的稳定性
导读:一、系统配置优化:强化基础运行环境 调整内核参数:修改/etc/sysctl.conf优化系统性能,例如设置vm.swappiness=10(降低交换空间使用偏好,减少磁盘I/O)、net.ipv4.tcp_tw_reuse=1(复用TI...
一、系统配置优化:强化基础运行环境
- 调整内核参数:修改
/etc/sysctl.conf
优化系统性能,例如设置vm.swappiness=10
(降低交换空间使用偏好,减少磁盘I/O)、net.ipv4.tcp_tw_reuse=1
(复用TIME-WAIT连接,提升TCP并发能力)、net.core.somaxconn=1024
(增加TCP连接队列长度,避免连接拒绝)。修改后执行sysctl -p
使配置生效。 - 优化文件描述符限制:编辑
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,添加* soft nofile 65535
、* hard nofile 65535
(提高用户进程可打开文件数上限),避免高并发下因文件描述符耗尽导致的服务崩溃。 -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:停止
firewalld
(若用硬件防火墙替代)和NetworkManager
(减少系统资源占用),执行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& &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
、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& & systemctl disable NetworkManager
。
二、性能调优:提升处理效率与资源利用率
- JVM内存参数优化:修改
setDomainEnv.sh
(域目录下),合理设置堆内存(-Xms
初始堆、-Xmx
最大堆,建议为物理内存的50%-70%,不超过8GB)、永久代/元空间(-XX:MaxPermSize=256m
/-XX:MaxMetaspaceSize=512m
,避免元空间溢出)、垃圾回收器(-XX:+UseG1GC
,适合大内存低延迟场景)。示例:MEM_ARGS="-Xms2048m -Xmx4096m -XX:MaxMetaspaceSize=512m -XX:+UseG1GC"
。 - 线程池与连接池配置:通过WebLogic控制台或
config.xml
调整线程池(max-threads
设为100-200,根据CPU核心数调整,避免线程过多导致上下文切换开销)、数据库连接池(max-capacity
设为200-500,initial-capacity
设为50-100,避免连接泄漏)。 - 缓存与存储优化:引入Redis/Memcached缓存频繁访问数据(如会话、热点数据),减少数据库压力;使用高性能文件系统(如XFS,支持大文件和高并发),并启用
noatime
挂载选项(减少文件访问时间更新,提升IO性能)。
三、高可用性与容灾:保障业务连续性
- 集群部署:创建WebLogic集群(包含管理服务器和多个托管服务器),通过负载均衡器(如Nginx、HAProxy)将请求分发到集群节点,实现负载均衡;配置集群自动故障转移(WebLogic自带机制),当某节点故障时,其他节点自动接管服务。
- 共享存储与数据库复制:使用SAN/NAS作为共享存储,确保存储数据的高可用性;配置Oracle RAC(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)实现数据库主备复制,避免单点数据库故障。
- 备份与恢复策略:定期备份域配置(
config
目录)、应用数据(autodeploy
目录)和数据库,使用tar
或rsync
工具备份到异地;制定灾难恢复计划,每月测试恢复流程(如从备份恢复域、重启集群)。
四、安全加固:防范外部威胁
- 防火墙配置:使用
firewall-cmd
(CentOS 7+)开放WebLogic必要端口(如7001管理端口、8001 HTTPS端口),关闭其他端口;设置严格的访问规则,仅允许可信IP访问管理接口。 - SELinux管理:若无需SELinux,可临时关闭(
setenforce 0
)或永久关闭(修改/etc/selinux/config
中SELINUX=disabled
);若需开启,调整SELinux策略(如setsebool -P httpd_can_network_connect=1
),允许WebLogic访问网络。 - 定期更新补丁:及时更新CentOS系统(
yum update
)和WebLogic Server(通过Oracle Support获取补丁),修复已知安全漏洞,避免被攻击。
五、监控与日志管理:快速定位与解决问题
- 系统与性能监控:使用
top
、vmstat
、iostat
监控CPU、内存、磁盘IO使用情况;部署Prometheus+Grafana监控集群状态(如节点存活、JVM内存、线程数),设置告警阈值(如内存使用率超过80%触发告警)。 - 日志配置与轮转:修改
logging.xml
(域目录下)设置日志级别(如INFO
用于生产环境,DEBUG
用于排查问题),调整日志输出路径(如/var/log/weblogic
);使用logrotate
工具实现日志轮转(每日轮转、保留7天、压缩旧日志),避免日志文件过大占用磁盘空间。 - 集中日志管理:部署ELK Stack(Elasticsearch+Logstash+Kibana)收集、存储和分析WebLogic日志(通过Logstash的
beats
输入插件采集),实现日志的集中存储、搜索和可视化,快速定位错误(如ERROR
级别日志)和性能瓶颈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如何提升centos上weblogic的稳定性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189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