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使用CentOS readdir进行目录监控
导读:在CentOS系统中,readdir是C语言库函数,用于读取目录的内容。要使用readdir进行目录监控,你需要编写一个C程序,该程序将打开一个目录,然后反复调用readdir来检查目录内容的变化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,展示了如何使用r...
在CentOS系统中,readdir
是C语言库函数,用于读取目录的内容。要使用readdir
进行目录监控,你需要编写一个C程序,该程序将打开一个目录,然后反复调用readdir
来检查目录内容的变化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,展示了如何使用readdir
:
#include <
stdio.h>
#include <
stdlib.h>
#include <
dirent.h>
#include <
string.h>
#include <
unistd.h>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argv[]) {
DIR *dir;
struct dirent *entry;
if (argc != 2) {
fprintf(stderr, "Usage: %s <
directory>
\n", argv[0]);
exit(EXIT_FAILURE);
}
dir = opendir(argv[1]);
if (!dir) {
perror("opendir");
exit(EXIT_FAILURE);
}
while ((entry = readdir(dir)) != NULL) {
printf("%s\n", entry->
d_name);
sleep(1);
// 等待1秒
}
closedir(dir);
return 0;
}
要编译这个程序,你可以使用gcc
:
gcc -o monitor_directory monitor_directory.c
然后运行程序,指定你想要监控的目录:
./monitor_directory /path/to/directory
这个程序会每秒打印一次目录中的文件名。请注意,这并不是一个高效的监控方法,因为它依赖于轮询机制,而且不能检测到目录内容的实时变化。此外,它也不会告诉你文件是什么时候被添加或删除的。
如果你需要更高级的目录监控功能,你可能需要使用inotify或其他类似的Linux内核特性。inotify是一个事件驱动的接口,它可以通知你文件系统事件,比如文件的创建、删除、修改等。在CentOS上,你可以使用inotify-tools
包来使用inotify。
安装inotify-tools
:
sudo yum install inotify-tools
使用inotifywait
命令监控目录:
inotifywait -m /path/to/directory -e create -e delete -e modify
这个命令会持续监控指定的目录,并在检测到文件创建、删除或修改时输出相关信息。这是一个更实时和高效的方法来监控目录变化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如何使用CentOS readdir进行目录监控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232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