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Logic Linux环境配置要点
导读:一、安装前准备 操作系统兼容性确认:选择支持的Linux发行版(如CentOS 7/8、RHEL 7/8等),确保系统内核版本、文件系统(推荐ext4/xfs)符合WebLogic Server的要求。 JDK安装与配置:WebLogic...
一、安装前准备
- 操作系统兼容性确认:选择支持的Linux发行版(如CentOS 7/8、RHEL 7/8等),确保系统内核版本、文件系统(推荐ext4/xfs)符合WebLogic Server的要求。
- JDK安装与配置:WebLogic依赖Java运行环境,需安装与版本匹配的Oracle JDK(如WebLogic 12c及以上推荐JDK 8或11)。通过
java -version
验证安装,配置JAVA_HOME
环境变量(指向JDK安装目录),并添加至PATH
中。 - 关闭防火墙(临时):安装过程中为避免端口冲突,可临时关闭防火墙(
systemctl stop firewalld
),安装完成后根据需求重新启用并配置放行WebLogic端口(如7001、8001)。 - 下载WebLogic安装包:从Oracle官方网站下载对应Linux版本的安装包(如
.jar
或.bin
格式),建议选择轻量版(Lite Edition)或完整版,确保文件完整性。
二、创建WebLogic系统级用户
为保障系统安全,需使用非root用户管理WebLogic。执行以下命令创建weblogic
用户组及用户,并设置目录权限:
groupadd weblogic # 创建weblogic用户组
useradd -g weblogic weblogic # 创建weblogic用户并加入组
passwd weblogic # 设置用户密码
mkdir -p /opt/weblogic # 创建安装目录(路径可自定义)
chown -R weblogic:weblogic /opt/weblogic # 赋予用户目录所有权
chmod 755 /opt/weblogic # 设置目录权限(生产环境可调整为更严格)
后续安装及运行均使用weblogic
用户操作。
三、安装WebLogic Server
- 切换用户并解压安装包:使用
weblogic
用户登录,将安装包复制至/opt/weblogic
目录,解压(如.jar
格式用java -jar
命令,.bin
格式用./
命令):su - weblogic cd /opt/weblogic java -jar fmw_14.1.1.0.0_wls_lite_generic.jar -mode=console # 静默安装模式(推荐)
- 配置响应文件(静默安装):创建
wls.rsp
文件(位于/opt/weblogic
),指定安装路径、组件类型(如“WebLogic Server”)、inventory目录等参数,示例如下:oracle.install.responseFileVersion=/oracle/install/rspfmt_weblogicinstallfile oracle.install.option=installWebLogicServer UNIX_GROUP_NAME=weblogic INVENTORY_LOCATION=/opt/weblogic/oraInventory SELECTED_LANGUAGES=en,zh_CN WEBLOGIC_INSTALL_DIR=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 ADMIN_PASSWORD=weblogic1234 # 管理员密码(需符合复杂度要求)
- 执行安装:运行安装脚本并指定响应文件,完成WebLogic安装:
安装完成后,验证./fmw_14.1.1.0.0_wls_lite_generic.jar -silent -responseFile /opt/weblogic/wls.rsp -invPtrLoc /opt/weblogic/oraInst.loc
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
目录是否存在(默认安装路径)。
四、配置环境变量
编辑weblogic
用户的~/.bash_profile
文件,添加以下环境变量(根据实际安装路径调整):
export JAVA_HOME=/usr/java/latest # JDK安装目录
export WL_HOME=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/wlserver # WebLogic主目录
export PATH=$JAVA_HOME/bin:$WL_HOME/bin:$PATH # 添加至PATH
export DOMAIN_HOME=/opt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base_domain # 默认域目录
执行source ~/.bash_profile
使配置生效,验证变量是否正确:
echo $JAVA_HOME # 应输出JDK路径
echo $WL_HOME # 应输出WebLogic主目录
五、创建与管理域
域是WebLogic的核心管理单元,包含服务器实例、集群、资源等。使用配置向导创建域:
- 启动配置向导:切换至
weblogic
用户,进入WL_HOME/common/bin
目录,运行config.sh
:cd 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/wlserver/common/bin ./config.sh
- 配置域参数:按照向导提示设置域名称(如
base_domain
)、管理员用户名(默认weblogic
)、密码、监听端口(默认7001)、域模式(开发/生产)等。 - 创建域脚本(可选):若需自动化创建,可使用WLST(WebLogic Scripting Tool)编写脚本,示例如下:
执行脚本:readTemplate('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/wlserver/common/templates/wls/wls.jar') cd('Servers/AdminServer') set('ListenAddress', '') # 空表示监听所有IP set('ListenPort', 7001) cd('/') cd('Security/base_domain/User/weblogic') cmo.setPassword('weblogic1234') set('OverwriteDomain', 'true') writeDomain('/opt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base_domain') closeTemplate() exit()
./wlst.sh create_domain.py
。
六、启动与停止WebLogic
- 启动服务器:进入域目录下的
bin
目录,运行startWebLogic.sh
:
启动后,通过cd /opt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base_domain/bin ./startWebLogic.sh
tail -f ../logs/console.log
查看控制台日志,确认服务器状态(如“Server started in RUNNING mode”)。 - 停止服务器:运行
stopWebLogic.sh
:
或使用./stopWebLogic.sh
kill
命令终止进程(需确认进程ID)。
七、安全配置要点
- 禁用root启动:确保WebLogic进程由
weblogic
用户启动,避免使用root用户运行(可通过ps -ef | grep weblogic
验证)。 - 配置SSL:修改管理服务器的SSL监听端口(默认7002),生成或导入SSL证书,启用主机名验证,提升管理控制台安全性。
- 账号安全策略:设置管理员密码复杂度(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、特殊字符),启用账户锁定策略(如连续5次失败锁定30分钟)。
- 更改默认端口:修改管理服务器(7001)和节点管理器(5556)的默认端口,减少被扫描攻击的风险。
八、性能优化配置
- JVM参数调整:编辑域目录下的
bin/setDomainEnv.sh
文件,调整堆大小(如-Xms2g -Xmx4g
)和垃圾回收策略(如-XX:+UseG1GC
),适应应用负载需求。 - 操作系统参数优化:修改
/etc/sysctl.conf
文件,调整网络参数(如net.ipv4.tcp_tw_reuse = 1
复用TIME_WAIT连接)、文件描述符限制(如fs.file-max = 65536
),提升系统吞吐量。执行sysctl -p
使配置生效。 - 文件描述符限制:编辑
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文件,为weblogic
用户添加以下内容:
提升单个进程可打开的文件数。weblogic soft nofile 65536 weblogic hard nofile 65536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WebLogic Linux环境配置要点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257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