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中FileZilla的FTP模式有哪些
导读:Linux中FileZilla的FTP模式主要分为 传输模式(文本/二进制)和连接模式(主动/被动)两大类,具体如下: 一、传输模式:决定文件内容的传输方式 传输模式用于控制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编码与转换逻辑,直接影响文本文件的兼容性与二进制...
Linux中FileZilla的FTP模式主要分为 传输模式(文本/二进制)和连接模式(主动/被动)两大类,具体如下:
一、传输模式:决定文件内容的传输方式
传输模式用于控制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编码与转换逻辑,直接影响文本文件的兼容性与二进制文件的完整性。
-
ASCII模式(文本模式)
- 作用:将文件作为纯文本处理,自动转换换行符格式(如Windows的
\r\n
↔ Unix的\n
),确保跨操作系统文本文件的正确显示。 - 适用场景:纯文本文件(
.txt
、.html
、.csv
、.php
等),尤其需要跨系统传输文本的场景。 - 注意:若误用于二进制文件(如图片、压缩包),会导致文件损坏(如换行符被修改)。
- 作用:将文件作为纯文本处理,自动转换换行符格式(如Windows的
-
二进制模式(图像/原始模式)
- 作用:以原始字节流传输文件,不进行任何内容转换,保持文件的原始结构。
- 适用场景:非文本文件(
.jpg
、.mp4
、.zip
、.exe
、.tar.gz
等),所有需要保留文件完整性的场景。 - 注意:是FileZilla的默认传输模式,建议优先使用以避免误操作。
二、连接模式:决定数据连接的发起方向
连接模式用于解决FTP数据连接的建立问题,尤其在防火墙或NAT环境下至关重要。
-
主动模式(Active Mode,PORT模式)
- 工作原理: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命令端口(默认21),发送
PORT
命令告知服务器自身的IP和数据端口;服务器从20端口(默认数据端口)主动连接客户端的数据端口进行传输。 - 适用场景:网络环境简单(无防火墙、NAT),且服务器允许主动连接的情况。
- 缺点:若客户端位于防火墙后,服务器的主动连接可能被拦截,导致连接失败。
- 工作原理: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命令端口(默认21),发送
-
被动模式(Passive Mode,PASV模式)
- 工作原理: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命令端口(默认21),发送
PASV
命令让服务器开放一个随机端口;客户端再连接服务器的该随机端口进行数据传输。 - 适用场景:客户端位于防火墙、NAT或代理后,主动模式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。
- 优点:是FileZilla的默认连接模式,兼容性更好,解决了大多数网络环境下的连接问题。
- 工作原理: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命令端口(默认21),发送
模式设置方法(简要)
- 传输模式:通过菜单栏「传输」→「传输类型」选择「ASCII」或「二进制」;或进入「编辑」→「设置」→「传输」调整默认模式。
- 连接模式:通过「编辑」→「设置」→「连接」→「FTP」选项卡,选择「主动」或「被动」模式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Linux中FileZilla的FTP模式有哪些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281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