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Logic在Ubuntu上的网络配置要点
1. 静态IP与主机名配置
为Ubuntu服务器设置静态IP地址(避免DHCP动态分配导致IP变动),并配置唯一主机名(如weblogic-server
)。编辑/etc/netplan/*.yaml
文件(如01-netcfg.yaml
),示例配置如下:
network:
version: 2
renderer: networkd
ethernets:
ens33: # 网卡名称(通过`ip a`命令查看)
dhcp4: no
addresses: [192.168.1.100/24] # 静态IP及子网掩码
gateway4: 192.168.1.1 # 网关
nameservers:
addresses: [8.8.8.8, 8.8.4.4] # DNS服务器
应用配置:sudo netplan apply
。同时,在/etc/hostname
中设置主机名,在/etc/hosts
中添加IP与主机名的映射(如127.0.0.1 weblogic-server
),确保服务器能解析自身主机名。
2. 防火墙端口管控
使用Ubuntu自带的ufw
(Uncomplicated Firewall)限制入站流量,仅开放WebLogic必需端口(默认管理端口7001
、HTTPS端口7002
,若有自定义端口需一并添加)。执行以下命令:
sudo ufw default deny incoming # 默认拒绝所有入站连接
sudo ufw allow ssh # 允许SSH远程管理(默认22端口)
sudo ufw allow 7001/tcp # 开放WebLogic管理端口
sudo ufw allow 7002/tcp # 开放HTTPS端口(若启用)
sudo ufw enable # 启用防火墙
验证规则:sudo ufw status verbose
,确保只有必要端口处于“ALLOW”状态。
3. 操作系统网络参数优化
调整内核参数以提升网络连接性能,编辑/etc/sysctl.conf
文件,添加或修改以下关键参数:
# 增加TCP最大连接数(默认1024,可根据并发需求调整)
net.core.somaxconn = 4096
# 启用TCP连接复用(减少TIME_WAIT状态连接)
net.ipv4.tcp_tw_reuse = 1
# 增大TCP接收/发送缓冲区(提升大数据量传输性能)
net.core.rmem_max = 16777216
net.core.wmem_max = 16777216
# 减少SYN队列超时时间(应对SYN Flood攻击)
net.ipv4.tcp_synack_retries = 2
应用配置:sudo sysctl -p
,使参数立即生效。
4. WebLogic网络监听配置
通过WebLogic管理控制台(http://<
服务器IP>
:7001/console
)配置网络监听:
- 登录后进入“环境”→“服务器”→选择目标服务器(如
AdminServer
)→“配置”→“监听端口”; - 确认“监听地址”设置为
0.0.0.0
(允许所有IP访问)或指定服务器IP(限制仅本地访问); - 检查端口是否与Ubuntu防火墙开放的端口一致(如
7001
),修改后需重启WebLogic服务使配置生效。
5. 禁用冗余网络服务与协议
关闭WebLogic中不必要的协议和服务,减少攻击面:
- 进入WebLogic控制台“环境”→“服务器”→“配置”→“一般”→“高级”;
- 取消勾选“启用IIOP”(默认7001端口监听IIOP请求,存在CVE-2020-2551等漏洞);
- 禁用“启用JMS”(若无需消息服务),降低服务暴露风险。
6. 主机名解析验证
确保Ubuntu服务器能正确解析自身主机名及其他节点主机名(如集群环境中的其他WebLogic服务器),编辑/etc/nsswitch.conf
文件,确认hosts
行的配置包含files dns
(优先通过/etc/hosts
文件解析,再查询DNS):
hosts: files dns
测试解析:ping weblogic-server
(应返回服务器IP),避免因解析失败导致网络通信异常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WebLogic在Ubuntu上的网络配置要点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313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