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环境下weblogic如何进行日志管理
导读:Ubuntu环境下WebLogic日志管理指南 一、日志文件定位 WebLogic在Ubuntu系统中的日志文件默认存储在域目录下的logs子目录中,路径格式为$DOMAIN_HOME/servers/<server_name>...
Ubuntu环境下WebLogic日志管理指南
一、日志文件定位
WebLogic在Ubuntu系统中的日志文件默认存储在域目录下的logs子目录中,路径格式为$DOMAIN_HOME/servers/<
server_name>
/logs($DOMAIN_HOME为域根目录,可通过echo $DOMAIN_HOME命令确认)。核心日志文件包括:
- server.log:记录服务器启动、关闭、运行异常等关键信息,是排查服务器问题的主要依据;
- access.log:记录HTTP/HTTPS请求的详细信息(如客户端IP、请求URL、响应状态码),用于分析访问流量和性能;
- diagnostic.log:记录系统诊断信息(如警告、错误、异常堆栈),辅助深度问题排查。
二、日常日志查看方法
1. 终端实时查看
使用tail -f命令实时跟踪日志文件的最新内容,例如查看server.log的实时日志:
cd $DOMAIN_HOME/servers/AdminServer/logs # 进入AdminServer日志目录
tail -f server.log # 实时输出新增日志
若需查看特定关键字(如“ERROR”)的日志,可结合grep命令:
grep 'ERROR' server.log # 筛选包含ERROR的日志行
2. 文本编辑器查看
使用vi或nano等文本编辑器打开日志文件进行详细查看(适用于静态分析):
vi server.log # 使用vi编辑器打开
nano server.log # 使用nano编辑器打开(新手友好)
3. 图形化工具查看
Ubuntu系统自带的gnome-system-log工具可提供图形化日志查看界面,操作步骤:
- 打开终端,输入
gnome-system-log启动工具; - 在左侧“日志文件”列表中选择对应的WebLogic日志文件(如
server.log),即可查看和过滤日志内容。
三、日志轮转配置
日志轮转可防止日志文件过大占用磁盘空间,WebLogic支持通过WebLogic控制台和logging.xml文件两种方式配置。
1. 通过WebLogic控制台配置
- 登录WebLogic管理控制台(
http://< host> :< port> /console); - 导航至
Environment → Servers → < server_name> → Logging; - 在“Logging”页面的“Rotation” tab中,设置以下参数:
- Rotation Type:选择轮转方式(
By Size按文件大小轮转,By Time按时间轮转); - File Size(按大小轮转):设置单个日志文件的最大大小(如500MB);
- Rotation Count:保留的旧日志文件数量(如5个);
- File Name Pattern(按时间轮转):设置日期格式(如
_%yyyy%_%MM%_%dd%.log,生成带日期的日志文件);
- Rotation Type:选择轮转方式(
- 点击“Save”保存配置,重启服务器使设置生效。
2. 通过logging.xml文件配置
logging.xml是WebLogic的日志配置核心文件,路径为$DOMAIN_HOME/config/config.xml(或$DOMAIN_HOME/config/fmwconfig/logging.xml)。示例配置:
<
server>
<
logging>
<
file-handler name="MyFileHandler" level="INFO">
<
target>
file<
/target>
<
rotation-size>
100MB<
/rotation-size>
<
!-- 达到100MB时轮转 -->
<
rotation-count>
10<
/rotation-count>
<
!-- 保留10个旧日志文件 -->
<
file-name>
${
DOMAIN_HOME}
/servers/AdminServer/logs/server.log<
/file-name>
<
/file-handler>
<
logger name="weblogic">
<
level>
INFO<
/level>
<
handlers>
<
handler name="MyFileHandler"/>
<
/handlers>
<
/logger>
<
/logging>
<
/server>
修改后需重启WebLogic服务器使配置生效。
四、日志清理策略
定期清理旧日志可释放磁盘空间,常用方法包括手动清理和定时任务。
1. 手动清理
- 删除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日志文件(谨慎操作,建议先备份):
rm -rf $DOMAIN_HOME/servers/*/logs/* # 删除所有服务器日志目录下的文件 - 清理
nohup.out文件(若使用nohup启动WebLogic):cp /dev/null $DOMAIN_HOME/nohup.out # 清空文件内容(不影响服务运行)
2. 定时任务(自动清理)
使用crontab设置定时任务,例如每天凌晨2点清理超过30天的.log文件:
- 编辑当前用户的crontab文件:
crontab -e - 添加以下内容(需替换
$LOG_DIR为实际日志目录):0 2 * * * find $DOMAIN_HOME/servers/*/logs -type f -mtime +30 -name "*.log" -exec rm -f { } \; - 保存并退出,cron会自动执行定时任务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备份重要日志:清理或轮转前,建议将关键日志备份到其他存储介质(如NAS、云存储);
- 避免误删:删除日志文件前,确认文件无重要信息(如未完成的错误堆栈);
- 监控磁盘空间:通过
df -h命令定期检查磁盘使用情况,避免因日志过大导致磁盘满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ubuntu环境下weblogic如何进行日志管理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38165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