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主机资讯nginx日志切割与归档实践

nginx日志切割与归档实践

时间2025-10-30 19:17:03发布访客分类主机资讯浏览390
导读:Nginx日志切割与归档是一个重要的维护任务,它可以防止日志文件过大,占用过多的磁盘空间,并且有助于日志的管理和分析。以下是一个基本的Nginx日志切割与归档实践: 1. 日志切割 Nginx本身支持通过logrotate工具进行日志切割。...

Nginx日志切割与归档是一个重要的维护任务,它可以防止日志文件过大,占用过多的磁盘空间,并且有助于日志的管理和分析。以下是一个基本的Nginx日志切割与归档实践:

1. 日志切割

Nginx本身支持通过logrotate工具进行日志切割。logrotate是一个系统工具,用于管理日志文件的轮转和压缩。

配置logrotate

  1. 创建或编辑logrotate配置文件: 通常,logrotate的配置文件位于/etc/logrotate.d/目录下。你可以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,例如nginx,或者编辑现有的配置文件。

    sudo nano /etc/logrotate.d/nginx
    
  2. 添加以下内容到配置文件

    /var/log/nginx/*.log {
        
        daily
        missingok
        rotate 7
        compress
        delaycompress
        notifempty
        create 0640 www-data adm
        sharedscripts
        postrotate
            if [ -f /var/run/nginx.pid ];
     then
                kill -USR1 `cat /var/run/nginx.pid`
            fi
        endscript
    }
    
    

    解释:

    • daily: 每天切割一次日志。
    • missingok: 如果日志文件不存在,不会报错。
    • rotate 7: 保留7个旧的日志文件。
    • compress: 压缩旧的日志文件。
    • delaycompress: 延迟压缩,直到下一次切割。
    • notifempty: 如果日志文件为空,不进行切割。
    • create 0640 www-data adm: 创建新的日志文件,权限为0640,属主为www-data,属组为adm。
    • sharedscripts: 如果有多个日志文件,只执行一次postrotate脚本。
    • postrotate: 切割日志后执行的脚本,这里发送USR1信号给Nginx进程,通知其重新打开日志文件。

2. 日志归档

日志归档通常涉及将旧的日志文件移动到一个归档目录,并进行压缩。logrotate已经处理了大部分归档工作,但你可能需要额外的步骤来管理归档目录。

自定义归档脚本

如果你需要更复杂的归档逻辑,可以编写自定义的归档脚本,并在postrotate脚本中调用它。

  1. 创建归档脚本

    sudo nano /etc/logrotate.d/nginx-archive
    

    添加以下内容:

    /var/log/nginx/*.log {
        
        daily
        missingok
        rotate 7
        compress
        delaycompress
        notifempty
        create 0640 www-data adm
        sharedscripts
        postrotate
            if [ -f /var/run/nginx.pid ];
     then
                kill -USR1 `cat /var/run/nginx.pid`
            fi
            /path/to/archive_logs.sh
        endscript
    }
        
    
  2. 创建归档脚本文件

    sudo nano /path/to/archive_logs.sh
    

    添加以下内容:

    #!/bin/bash
    
    ARCHIVE_DIR="/var/log/nginx/archive"
    mkdir -p $ARCHIVE_DIR
    
    for file in /var/log/nginx/*.log.*;
         do
        if [ -f "$file" ];
         then
            mv "$file" "$ARCHIVE_DIR/$(basename "$file").gz"
            gzip -f "$ARCHIVE_DIR/$(basename "$file")"
        fi
    done
    

    解释:

    • ARCHIVE_DIR: 归档目录的路径。
    • mkdir -p $ARCHIVE_DIR: 创建归档目录(如果不存在)。
    • for file in /var/log/nginx/*.log.*; do ... done: 遍历所有旧的日志文件。
    • mv "$file" "$ARCHIVE_DIR/$(basename "$file").gz": 将日志文件移动到归档目录并重命名为.gz
    • gzip -f "$ARCHIVE_DIR/$(basename "$file")": 压缩归档目录中的日志文件。
  3. 赋予脚本执行权限

    sudo chmod +x /path/to/archive_logs.sh
    

通过以上步骤,你可以实现Nginx日志的自动切割和归档,确保日志文件不会占用过多的磁盘空间,并且便于后续的管理和分析。
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
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nginx日志切割与归档实践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39167.html
CentOS nginx日志格式定制方法 怎样通过Tomcat日志提升应用稳定性

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