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下Kubernetes资源管理策略
CentOS下Kubernetes资源管理策略
1. 资源请求与限制(Requests/Limits)
资源请求(requests)定义Pod启动时所需的最低资源量,调度器据此分配节点;资源限制(limits)定义Pod可使用的最大资源量,防止资源滥用。两者需配合使用,是Kubernetes资源管理的基础。
例如,一个Nginx Pod的配置可设置requests.cpu: "500m"、requests.memory: "512Mi"(最低需求),limits.cpu: "1"、limits.memory: "1Gi"(最大上限),确保Pod在资源紧张时仍能运行,同时避免占用过多资源影响其他Pod。
2. 资源配额(ResourceQuota)
资源配额用于限制命名空间内资源使用的总量,防止单一团队或应用占用过多集群资源。可限制的计算资源包括CPU、内存,对象数量包括Pod、PVC、ConfigMap等。
配置示例如下:创建ResourceQuota对象,设置requests.cpu: "2"、limits.cpu: "4"、persistentvolumeclaims: "5",应用到example-namespace命名空间后,该命名空间内所有Pod的CPU请求总和不超过2核,CPU限制总和不超过4核,PVC数量不超过5个。
3. 限制范围(LimitRange)
LimitRange用于为命名空间内的Pod/Container设置默认资源请求与限制,并定义资源使用的最小/最大边界。若Pod未指定资源,LimitRange会自动注入默认值;若指定的资源超出范围,创建请求会被拒绝。
例如,配置LimitRange设置defaultRequest.cpu: "250m"、defaultLimit.cpu: "500m",则未指定资源的Container会自动获得250m CPU请求、500m CPU限制;同时设置min.cpu: "100m"、max.cpu: "1",确保Container的CPU资源在合理范围内。
4. 水平Pod自动伸缩(HPA)
HPA根据CPU/内存利用率或其他自定义指标(如QPS、延迟),自动调整Pod的副本数量,应对负载变化。配置示例如下:创建HorizontalPodAutoscaler对象,设置minReplicas: 1、maxReplicas: 10,metrics: [{
"type": "Resource", "resource": {
"name": "cpu", "target": {
"type": "Utilization", "averageUtilization": 50}
}
}
    ],当Pod CPU利用率超过50%时,自动扩容Pod数量(最多10个)。
5. 垂直Pod自动伸缩(VPA)
VPA根据Pod的实际资源使用情况,自动调整Pod的资源请求与限制,优化资源利用率。与HPA不同,VPA调整的是单个Pod的资源规格,而非副本数量。
启用VPA需先安装控制器,然后创建VerticalPodAutoscaler对象,设置updatePolicy.updateMode: "Auto",VPA会自动分析Pod的历史资源使用数据,调整其requests和limits,确保资源分配与实际需求匹配。
6. 调度策略
6.1 节点亲和性与反亲和性
- 节点亲和性(NodeAffinity):将Pod调度到特定节点(如带有特定标签的节点),例如要求Pod调度到
kubernetes.io/e2e-az-name: e2e-az1或e2e-az2的节点,提高应用与节点的匹配度。 - 反亲和性(PodAntiAffinity):避免Pod调度到同一节点,例如要求同一应用的多个Pod分布在不同节点,提高高可用性。
 
6.2 拓扑感知调度
利用Kubernetes的CPU Manager功能,根据节点的NUMA拓扑结构分配CPU资源,减少CPU争用,提高应用性能。适用于对CPU性能敏感的应用(如数据库、高性能计算)。
7. 存储资源管理
7.1 存储类(StorageClass)
通过StorageClass定义不同类型的存储(如SSD、HDD),匹配不同应用的存储需求。例如,创建gold存储类(SSD)和bronze存储类(HDD),分别用于数据库和日志存储,避免过度配置。
7.2 动态存储供应
利用动态存储供应功能,按需自动创建PV(持久卷)。例如,当Pod申请PVC(持久卷声明)时,Kubernetes会根据StorageClass自动创建对应的PV,无需手动创建,简化存储管理。
8. 监控与优化
8.1 监控工具
使用Prometheus+Grafana监控集群资源使用情况(如CPU、内存、存储、网络),通过可视化 dashboard 实时查看资源状态,及时发现资源瓶颈。
8.2 日志管理
集成**ELK Stack(Elasticsearch、Logstash、Kibana)**收集和分析Pod日志,快速定位资源占用过高或应用异常的问题,优化资源分配。
8.3 内核与etcd优化
- 内核参数调整:增大文件句柄上限(
fs.file-max)、调整ARP缓存大小(net.ipv4.neigh.default.gc_thresh1),提高系统处理高并发的能力。 - etcd优化:搭建高可用etcd集群(3节点及以上),使用etcd operator自动管理etcd集群,确保集群状态的一致性和高性能。
 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CentOS下Kubernetes资源管理策略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41983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