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Logic在CentOS下的集群搭建方法
WebLogic在CentOS下的集群搭建步骤
一、准备工作
-
环境要求
- 至少2台CentOS 7.x/8.x服务器(建议相同配置,避免性能瓶颈);
- 每台服务器配置静态IP地址(如192.168.1.101、192.168.1.102);
- 确保服务器之间网络互通(可通过
ping命令验证)。
-
基础依赖安装
- 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(生产环境建议配置允许集群端口,此处为简化操作):
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& &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etenforce 0 - 安装JDK 8(WebLogic 12c及以上版本推荐):
yum install -y java-1.8.0-openjdk-devel java -version # 验证安装(需显示1.8.x版本)
- 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(生产环境建议配置允许集群端口,此处为简化操作):
二、安装WebLogic Server
-
下载安装包
从Oracle官网下载WebLogic Server安装包(如fmw_14.1.1.0.0_wls_lite_generic.jar,轻量级版适用于集群基础搭建)。 -
创建安装目录并授权
mkdir -p /opt/weblogic chown -R weblogic:weblogic /opt/weblogic # 假设已创建weblogic用户 -
创建响应文件
在/opt/weblogic目录下创建wls.rsp,内容如下(根据实际路径修改):[ENGINE] Response File Version=1.0.0.0.0 [GENERIC] ORACLE_HOME=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 INSTALL_TYPE=WebLogic Server DECLINE_SECURITY_UPDATES=true -
静默安装
切换至weblogic用户,执行安装命令:su - weblogic java -jar /opt/weblogic/fmw_14.1.1.0.0_wls_lite_generic.jar -silent -responseFile /opt/weblogic/wls.rsp -invPtrLoc /opt/weblogic/oraInst.loc安装完成后,
ORACLE_HOME目录(如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)会包含WebLogic核心文件。
三、创建WebLogic域
-
进入域配置目录
cd 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/wlserver/common/bin -
运行配置脚本
执行config.sh启动配置向导,选择“Create a new WebLogic domain”,然后按以下步骤配置:- 选择模板:勾选“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”(基础域模板);
- 域信息:输入域名(如
my_cluster_domain)、域目录(如/opt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my_cluster_domain); - 管理员账户:设置管理员用户名(如
weblogic)、密码(如weblogic1234); - 服务器配置:创建管理服务器(AdminServer),设置监听地址为
localhost(集群内通信无需对外暴露)、端口为7001; - 完成配置:生成域后,退出向导。
四、配置集群
-
启动管理服务器
进入域目录下的bin目录,启动管理服务器:cd /opt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my_cluster_domain/bin ./startWebLogic.sh访问管理控制台(
http://< 管理服务器IP> :7001/console),用管理员账户登录。 -
创建集群
- 在控制台左侧导航栏,点击环境 > 集群;
- 点击“配置新集群”,输入集群名称(如
my_cluster); - 集群地址:设置为
my_cluster_domain-cluster(用于客户端识别集群); - 负载均衡算法:选择
round-robin(轮询,默认); - 点击“保存”,完成集群创建。
-
添加受管服务器
- 点击环境 > 服务器 > 受管服务器,点击“新建”;
- 输入受管服务器名称(如
managed_server1、managed_server2); - 设置监听地址为对应服务器的静态IP(如
192.168.1.101、192.168.1.102)、端口为8001(避免与管理服务器冲突); - 重复步骤,添加所有受管服务器。
-
将受管服务器加入集群
- 选中刚创建的受管服务器(如
managed_server1),点击“目标”标签; - 在“集群”下拉框中选择
my_cluster,点击“保存”; - 重复操作,将所有受管服务器加入集群。
- 选中刚创建的受管服务器(如
五、配置节点管理器(远程启动受管服务器)
-
创建节点管理器目录
在每台服务器的/opt/weblogic目录下创建nodemanager目录:mkdir -p /opt/weblogic/nodemanager chown -R weblogic:weblogic /opt/weblogic/nodemanager -
配置节点管理器
编辑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/wlserver/common/bin/setNMProps.sh,取消以下注释并修改:export NODEMGR_HOME=/opt/weblogic/nodemanager export JAVA_HOME=/usr/lib/jvm/java-1.8.0-openjdk # 根据实际JDK路径修改 -
启动节点管理器
在每台服务器上执行:cd 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/wlserver/common/bin ./startNodeManager.sh节点管理器会监听默认端口
5556(可通过netstat -tulnp | grep 5556验证)。 -
远程启动受管服务器
登录管理控制台,点击环境 > 服务器 > 受管服务器,选中目标受管服务器(如managed_server1),点击“启动 > 使用节点管理器”,即可远程启动。
六、验证集群状态
-
通过控制台查看
登录管理控制台,点击环境 > 集群 > my_cluster,进入“监控”标签,查看集群中受管服务器的状态(应为“运行”)。 -
通过命令行查看
使用WLST(WebLogic Scripting Tool)连接到管理服务器,执行以下脚本:cd /opt/weblogic/oracle/middleware/wlserver/common/bin ./wlst.sh connect('weblogic', 'weblogic1234', 't3://192.168.1.101:7001') # 替换为管理员账户和IP cluster = getMBean('/Clusters/my_cluster') print('Cluster Members:', cluster.getClusterMembers()) disconnect() exit()输出应显示集群中的所有受管服务器(如
managed_server1(192.168.1.101:8001)、managed_server2(192.168.1.102:8001))。
注意事项
- 静态IP:确保所有服务器的IP地址固定,避免集群通信失败;
- 端口冲突:检查管理服务器(7001)、受管服务器(8001)、节点管理器(5556)端口是否被占用;
- 生产环境优化:配置SSL加密(管理服务器与受管服务器通信)、负载均衡硬件(如Nginx)、集群日志集中收集(如ELK);
- 备份:定期备份域目录(
/opt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my_cluster_domain),防止配置丢失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WebLogic在CentOS下的集群搭建方法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4383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