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 WebLogic安全设置怎样做
导读:Ubuntu环境下WebLogic安全设置指南 1. 以非root用户运行WebLogic 避免使用root用户启动WebLogic,降低系统权限滥用风险。 创建专用用户与组:以root身份执行groupadd weblogic创建用户组...
Ubuntu环境下WebLogic安全设置指南
1. 以非root用户运行WebLogic
避免使用root用户启动WebLogic,降低系统权限滥用风险。
- 创建专用用户与组:以root身份执行
groupadd weblogic创建用户组,useradd -g weblogic -d /home/weblogic weblogic创建用户并设置家目录,passwd weblogic设置密码。 - 修改安装目录权限:将WebLogic安装目录(如
/opt/weblogic)及域目录(如/opt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base_domain)的所有者设为weblogic:weblogic(chown -R weblogic:weblogic /opt/weblogic)。 - 启动服务:切换至
weblogic用户,通过./startWebLogic.sh启动服务。
2. 更改默认端口
避免使用默认端口(HTTP 7001、HTTPS 7002),减少端口扫描攻击概率。
- 通过控制台修改:登录WebLogic管理控制台(
http://< IP> :7001/console),导航至“环境→服务器→AdminServer→一般信息”,勾选“启用监听端口”,将HTTP端口修改为非7001的值(如8001),HTTPS端口修改为非7002的值(如8002),保存并激活更改。 - 通过配置文件修改:编辑
config/config.xml,找到< ListenPort>标签,修改端口号并保存。
3. 配置SSL加密传输
通过HTTPS加密数据传输,防止窃听或篡改。
- 生成密钥库:使用
keytool工具生成JKS格式密钥库,命令示例:keytool -genkey -alias weblogic_key -keyalg RSA -keysize 2048 -keystore /opt/weblogic/identity.jks -storepass changeit -keypass changeit -dname "CN=< 服务器IP> ,OU=IT,O=Company,L=Beijing,ST=Beijing,C=CN"(有效期365天)。 - 配置密钥库:登录控制台,导航至“环境→服务器→AdminServer→配置→密钥库”,选择“Custom Identity and Custom Trust”,指定密钥库路径(
/opt/weblogic/identity.jks)、类型(JKS)及密码(changeit)。 - 启用SSL监听:在“环境→服务器→AdminServer→配置→一般信息”中,勾选“启用SSL监听端口”,设置SSL端口(如8002),选择密钥库中的别名(
weblogic_key)。 - 强制HTTP跳转HTTPS:编辑域目录下
consoleapp/webapp/WEB-INF/web.xml,添加以下配置实现HTTP自动跳转:< security-constraint> < web-resource-collection> < web-resource-name> SSL Pages< /web-resource-name> < url-pattern> /*< /url-pattern> < /web-resource-collection> < user-data-constraint> < transport-guarantee> CONFIDENTIAL< /transport-guarantee> < /user-data-constraint> < /security-constraint> ```。
4. 强化用户与权限管理
避免弱口令及未授权访问。
- 修改默认管理员密码:通过控制台“安全→域→base_domain→用户”修改
weblogic用户密码(要求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及特殊字符,长度≥8位)。 - 配置账号锁定策略:导航至“安全→域→base_domain→提供程序→口令验证→SystemPasswordValidator”,设置“失败尝试次数”(如5次)、“锁定持续时间”(如30分钟),启用“锁定账号策略”。
- 删除默认用户:若无需默认用户(如
monitor、operator),可通过控制台“安全→域→base_domain→用户”删除,减少攻击面。
5. 关闭敏感信息泄露
隐藏服务器及框架信息,降低针对性攻击风险。
- 禁用Send Server Header:导航至“环境→服务器→AdminServer→协议→HTTP”,取消勾选“发送服务器标头”,防止泄露WebLogic版本信息。
- 禁用X-Powered-By Header:编辑域目录下
consoleapp/webapp/WEB-INF/web.xml,添加< init-param> < param-name> xpoweredBy< /param-name> < param-value> false< /param-value> < /init-param>,隐藏Java框架信息。
6. 限制资源滥用
防止拒绝服务(DoS)攻击。
- 限制最大打开套接字数:导航至“环境→服务器→AdminServer→配置→优化”,将“最大打开套接字数”修改为合理值(如254,默认无限制),避免系统资源耗尽。
- 配置连接过滤:导航至“环境→服务器→AdminServer→配置→连接过滤器”,添加过滤规则(如仅允许特定IP段访问),限制非法IP连接。
7. 开启安全审计与日志
记录用户操作及系统事件,便于溯源。
- 开启HTTP访问日志:导航至“环境→服务器→AdminServer→日志记录→HTTP”,勾选“启用HTTP访问日志文件”,日志将保存在
logs/access.log,记录用户请求的URL、IP、时间等信息。 - 开启安全审计:导航至“安全→域→base_domain→提供程序→Auditors”,添加“AuditingProvider”,配置日志路径(默认
logs/DefaultAuditRecorder.log),记录用户登录、权限变更等安全事件。
8. 更新补丁与漏洞修复
及时修复已知漏洞,提升系统安全性。
- 注册安全通知:访问Oracle BEA Advisories &
Notifications(
http://dev2dev.bea.com/advisories)注册账号,接收WebLogic安全补丁更新提醒。 - 下载并安装补丁:从Oracle官网下载最新Service Pack(如WebLogic 12.2.1.4.0),按照官方文档安装,修复已知漏洞(如CVE-2018-2628反序列化漏洞)。
- 临时漏洞缓解:针对未修复的漏洞,可通过控制台限制T3/IIOP协议访问(仅允许可信IP连接),或删除高风险组件(如
wls-wsat.war)。
9. 配置防火墙限制访问
通过防火墙限制外部对WebLogic的访问,减少暴露面。
- 开放必要端口:使用
firewall-cmd命令开放WebLogic端口(如HTTP 8001、HTTPS 8002),命令示例: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01/tcp --permanent、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02/tcp --permanent,然后重启防火墙(firewall-cmd --reload)。 - 限制访问IP:通过防火墙规则限制仅允许可信IP访问WebLogic端口(如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rich-rule='rule family="ipv4" source address="192.168.1.0/24" port port="8001" protocol="tcp" accept')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Ubuntu WebLogic安全设置怎样做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45133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