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中sqlplus的安全性如何保障
导读:1. 操作系统级安全加固 防火墙配置:通过iptables或firewalld限制SQL*Plus相关端口的访问(如Oracle默认监听端口1521),仅允许可信IP地址访问,阻止非法流量。例如:sudo iptables -A INPU...
1. 操作系统级安全加固
- 防火墙配置:通过
iptables或firewalld限制SQL*Plus相关端口的访问(如Oracle默认监听端口1521),仅允许可信IP地址访问,阻止非法流量。例如:sudo iptables -A INPUT -p tcp --dport 1521 -s 可信IP -j ACCEPT,其余流量拒绝。 - 用户密码策略:通过
/etc/login.defs设置密码复杂度(如最小长度PASS_MIN_LEN=8、包含大小写字母/数字/特殊字符)、更换周期(PASS_MAX_DAYS=90);使用passwd命令为用户设置强密码,避免空密码或弱密码。 - 系统权限控制:禁用
root远程登录(修改/etc/ssh/sshd_config中的PermitRootLogin no),使用普通用户登录后再通过su -切换至oracle用户操作;限制oracle用户的权限,避免其拥有系统级高权限。
2. SQL*Plus自身配置安全
- 密码安全传递:禁止在命令行中直接输入密码(如
sqlplus username/password),避免密码泄露。应使用sqlplus username,然后在提示符下输入密码;或通过ACCEPT命令隐藏密码输入(如ACCEPT password CHAR PROMPT 'Enter password: ' HIDE)。 - 限制SQL*Plus功能:通过
PRODUCT_USER_PROFILE(PUP)表限制用户可执行的SQL*Plus命令(如INSERT、DELETE、UPDATE)或PL/SQL语句。例如,插入规则INSERT INTO product_user_profile VALUES ('SQL*PLUS', 'USERNAME', 'DELETE', NULL, 'DISABLED', NULL, NULL),可禁止用户USERNAME执行DELETE操作,需重新登录生效。 - 避免敏感信息暴露:使用
SET ECHO OFF关闭脚本回显,SET VERIFY OFF禁止显示替换变量的过程,SPOOL命令输出时避免记录敏感信息(如密码)。
3. 数据库级权限与加密
- 最小权限原则:为用户分配仅满足需求的最低权限(如
CREATE SESSION、SELECT),避免授予DBA等高权限。例如:GRANT CREATE SESSION, SELECT ON table_name TO username。 - 密码加密存储:使用Oracle提供的加密工具(如
DBMS_CRYPTO包)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(如用户密码)进行加密存储;或通过WRAP命令加密PL/SQL脚本(如WRAP INAME=script.sql ONAME=script_encrypted.sql),防止源代码泄露。 - 网络传输加密:配置SSL/TLS加密SQL*Plus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,避免密码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。需设置
sqlnet.ora(如SQLNET.ENCRYPTION_SERVER=REQUIRED)和tnsnames.ora文件,并导入Oracle Wallet证书。
4. 日志与监控
- 启用审计功能:通过数据库审计(如
AUDIT命令)记录用户对敏感表的操作(如AUDIT SELECT, INSERT, DELETE ON sensitive_table BY username),或通过操作系统日志(如/var/log/messages)监控SQL*Plus的登录行为,及时发现异常。 - 定期审查权限:定期检查用户权限(如
SELECT * FROM dba_sys_privs WHERE grantee = 'USERNAME')和PUP表的配置,确保权限未被滥用或过度授予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centos中sqlplus的安全性如何保障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46296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