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tLab Linux配置有哪些技巧
导读:GitLab Linux 配置实用技巧 一 安装与基础配置 使用官方仓库一键安装,安装前准备依赖(如 curl、openssh-server、ca-certificates、postfix),随后执行安装命令;安装时通过环境变量设置 EX...
GitLab Linux 配置实用技巧
一 安装与基础配置
- 使用官方仓库一键安装,安装前准备依赖(如 curl、openssh-server、ca-certificates、postfix),随后执行安装命令;安装时通过环境变量设置 EXTERNAL_URL 指定访问地址,安装后使用 gitlab-ctl reconfigure 使配置生效。
- 配置 SMTP 邮件通知(示例为端口 587/STARTTLS),便于用户注册、CI 通知等。
- 启用 HTTPS/Let’s Encrypt 或自签证书,建议将 HTTP 自动跳转至 HTTPS,证书路径指向 /etc/letsencrypt/live/your_domain/。
- 如需修改默认端口(如 80/443),在 /etc/gitlab/gitlab.rb 中调整 Nginx 端口并重载配置。
- 基础排障:确认防火墙放行 80/443,核对 external_url 与证书路径是否正确。
二 性能与资源调优
- 控制并发与内存:在 /etc/gitlab/gitlab.rb 中调低 Puma 与 Sidekiq 的并发(如 puma[‘worker_processes’]=2、puma[‘max_threads’]=4;sidekiq[‘max_concurrency’]=10),必要时将 sidekiq[‘queue_groups’] = [‘*’] 合并队列进程以节省内存(会牺牲一定吞吐)。
- 数据库与缓存:为内置 PostgreSQL 设置合理的内存参数(如 shared_buffers 适度下调),并启用 Redis 作为缓存/队列后端。
- 存储与对象存储:优先使用 SSD;将 LFS、制品、备份 等大对象迁移至对象存储(如 S3/MinIO),减轻本地磁盘压力。
- 监控与维护:保留或对接 Prometheus/Grafana 监控;定期清理无用数据、归档日志,并按周期升级 GitLab 版本获取性能修复。
三 网络与系统层优化
- TCP/内核参数:在 CentOS/RHEL 等系统上按需优化,如开启 net.ipv4.tcp_tw_reuse、适当降低 net.ipv4.tcp_fin_timeout、提升 net.core.somaxconn、扩大 net.ipv4.ip_local_port_range,可改善高并发连接下的性能与端口可用性。
- Web 服务与传输:启用 HTTP/2、合理配置 keepalive_timeout,并使用现代 TLS 1.2/1.3 与强加密套件,兼顾安全与性能。
- 资源限制:通过 ulimit 与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 提升文件句柄与进程数上限,避免 “Too many open files/processes”。
- 内存兜底:在内存紧张(如 8GB 小实例)时配置 Swap(2–4GB) 并合理设置 vm.swappiness,降低 OOM 风险。
四 安全与权限治理
- 强制 HTTPS 与最小权限原则:仅开放必要端口与服务,限制管理后台访问来源,项目与分支按角色精细化授权。
- 系统与数据安全:限制 SSH 访问(禁用 root 登录、使用密钥登录)、定期轮换密钥与证书;分离管理口与业务口网络。
- 审计与合规:开启登录/操作审计日志,定期核查 /var/log/gitlab 中的异常行为;对外部集成(Webhooks、第三方 API)进行白名单与签名校验。
五 备份恢复与高可用
- 备份与恢复:使用内置任务创建备份(默认目录 /var/opt/gitlab/backups),定期演练恢复流程;备份策略应包含代码、数据库与上传文件,确保可回滚。
- 高可用与扩展:通过 多节点部署 + 负载均衡 实现高可用;将 CI/CD Runner 分布式注册至多台机器,提升流水线吞吐;必要时采用容器化部署以获得环境一致性与弹性扩缩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GitLab Linux配置有哪些技巧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51238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