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 镜像如何恢复
导读:Ubuntu 镜像恢复实用指南 一、恢复前准备 准备可启动介质:制作 Ubuntu Live USB(或 LiveCD),用于无法进入系统时进行离线恢复。 明确镜像类型与位置:是整盘镜像(如 /dev/sda → full.img)还是分...
Ubuntu 镜像恢复实用指南
一、恢复前准备
- 准备可启动介质:制作 Ubuntu Live USB(或 LiveCD),用于无法进入系统时进行离线恢复。
- 明确镜像类型与位置:是整盘镜像(如 /dev/sda → full.img)还是分区镜像(如 /dev/sda2 → root.img),以及镜像存放路径(如外置 USB/移动硬盘)。
- 确认目标磁盘与分区:用 lsblk 核对设备名(如 /dev/sda、/dev/sdb),避免误写;恢复整盘镜像时是对整块盘(如 /dev/sda)写入,而不是某个分区(如 /dev/sda1)。
- 数据安全:恢复会覆盖目标盘数据,务必先备份重要文件到其他介质。
二、方法一 使用 dd 恢复整盘或分区镜像
- 适用:从整盘镜像恢复到新盘、从镜像文件恢复到原盘/新盘、从压缩镜像恢复。
- 步骤:
- 从 Live USB 启动,连接存有镜像的外置盘。
- 查看设备:lsblk,确认目标盘(如 /dev/sda)与镜像路径(如 /mnt/backup/full.img)。
- 整盘恢复(覆盖目标盘所有分区与引导): sudo dd if=/mnt/backup/full.img of=/dev/sda bs=4M status=progress & & sync
- 分区恢复(仅覆盖某个分区,例如根分区): sudo dd if=/mnt/backup/root.img of=/dev/sda2 bs=4M status=progress & & sync
- 从压缩镜像恢复: gunzip -c /mnt/backup/full.img.gz | sudo dd of=/dev/sda bs=4M status=progress & & sync
- 恢复后重启,并在 BIOS/UEFI 中选择从目标盘启动。
- 提示:若恢复到更大的磁盘,恢复后可用 gparted 调整分区大小以利用剩余空间。
三、方法二 使用 Systemback 恢复可启动镜像
- 适用:已通过 Systemback 制作了可启动 Live ISO 的场景。
- 步骤:
- 将 Systemback 生成的 ISO 写入 U 盘(用 Rufus/balenaEtcher 等工具)。
- 从该 U 盘 启动目标机器。
- 在 Systemback 中选择 Restore,指向备份镜像并按向导执行,完成后重启。
四、方法三 使用 Clonezilla 进行磁盘到磁盘或镜像到磁盘恢复
- 适用:需要跨机器迁移、批量恢复或偏好图形化向导的场景。
- 步骤:
- 制作 Clonezilla 启动盘并启动。
- 选择 device-device(磁盘到磁盘)或 device-image(镜像到磁盘)模式。
- 选择源(备份镜像或源盘)与目标盘,按提示完成恢复。
五、方法四 使用 Timeshift 恢复系统快照(非整盘镜像)
- 适用:仅恢复系统配置与用户数据分区(Btrfs 默认用 RSYNC,ext4 可用 BTRFS 或 RSYNC),不覆盖整块磁盘。
- 步骤:
- 若能进系统:打开 Timeshift,选择备份点,点击 Restore 按向导完成。
- 若无法进系统:从 Live USB 启动,安装并运行 Timeshift,选择备份点执行恢复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排错
- 目标盘容量更大,恢复后空间未用满:用 gparted 对系统分区(如 /dev/sda2)执行 Resize 扩容。
- 恢复后无法启动:确认 BIOS/UEFI 启动项选择正确;若镜像来自 MBR 机器而目标为 UEFI,或反之,需调整固件设置与分区方案(如 EFI 分区)。
- 误写盘风险:执行 dd 前务必核对 of= 参数,建议先用 lsblk 与 mount 确认设备与挂载点,避免覆盖系统盘。
- 压缩镜像恢复失败:检查压缩包完整性与解压命令(如 gunzip -c 或 zcat),必要时改用未压缩镜像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ubuntu 镜像如何恢复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51355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