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 backlog如何监控
导读:Ubuntu Backlog 监控实践 一 概念与关键指标 在 Ubuntu 运维语境中,backlog 通常指两类指标: 网络新连接队列:即 TCP listen 队列(全连接队列)当前排队长度与溢出情况,受内核参数 net.core...
Ubuntu Backlog 监控实践
一 概念与关键指标
- 在 Ubuntu 运维语境中,backlog 通常指两类指标:
- 网络新连接队列:即 TCP listen 队列(全连接队列)当前排队长度与溢出情况,受内核参数 net.core.somaxconn 与应用设置(如 somaxconn、backlog)共同影响。
- 应用任务积压:如 systemd 服务的待处理任务、打印队列、消息队列等。
- 建议重点关注的指标与位置:
- 当前排队与溢出:TCP 层统计中的 ListenOverflows、ListenDrops(反映队列溢出/丢弃)。
- 队列上限:内核 /proc/sys/net/core/somaxconn;应用配置中的 backlog/somaxconn。
- 监听套接字与状态:处于 LISTEN 状态的套接字数量与参数。
- 应用侧积压:systemd 服务的任务数与日志关键字(如 “backlog”, “queue full”)。
二 命令行快速监控
- 实时查看 TCP 全连接队列与溢出
- 查看统计摘要(含 ListenOverflows/ListenDrops):
- netstat -s | egrep ‘listen|backlog|overflow|drop’
- ss -s
- 列出所有监听套接字(关注 Recv-Q,即当前排队字节数;Send-Q 为最大队列长度提示):
- ss -tnlp | awk ‘$1 == “LISTEN” { print $0} ’
- 观察内核 TCP 扩展计数(含溢出/丢弃):
- watch -n 1 “cat /proc/net/snmp | egrep ‘TcpExt:.*(ListenOverflows|ListenDrops)’”
- 查看统计摘要(含 ListenOverflows/ListenDrops):
- 检查系统与应用配置上限
- 内核最大队列长度:
- cat /proc/sys/net/core/somaxconn
- 应用配置(示例):
- Nginx:grep -E 'listen.backlog=’ /etc/nginx/sites-enabled/
- systemd 服务:grep -i ‘backlog|queue’ /etc/systemd/system/*.service
- 内核最大队列长度:
- 应用侧积压与日志
- 打印队列:lpstat -p -d
- systemd 服务任务与日志:
- systemctl list-jobs
- journalctl -u -f | egrep -i ‘backlog|queue|overflow|drop’
- 说明
- Recv-Q 在 LISTEN 行表示当前排队连接数;Send-Q 通常对监听套接字显示该监听队列的最大长度(受 somaxconn 与应用 backlog 共同约束)。
- 若发现 ListenOverflows/ListenDrops 增长,通常意味着队列不足或后端处理不过来。
三 可视化与告警方案
- Prometheus + Node Exporter + Alertmanager
- 采集方式:
- 使用 node_exporter 的 textfile 收集器定期写入自定义指标(如解析 ss/netstat 输出到 /var/lib/node_exporter/textfile_collector/backlog.prom)。
- 示例指标:node_tcp_listen_backlog{ port=“80”} 、node_tcp_listen_overflow_total。
- 告警规则示例(Prometheus):
- groups:
- name: network
rules:
- alert: HighTCPListenBacklog expr: rate(node_tcp_listen_overflow_total[1m]) > 0 for: 2m labels: severity=warning annotations: summary: “TCP listen backlog overflow detected” description: “Listen queue overflows detected on { { $labels.instance } } :{ { $labels.port } } ”
- name: network
rules:
- groups:
- 通知:通过 Alertmanager 配置邮件、企业微信、钉钉或 Slack Webhook。
- 采集方式:
- 传统监控平台
- Zabbix/Nagios:用 UserParameter 执行 ss/netstat 脚本采集,配置阈值与告警媒介(邮件、短信、企业微信机器人等)。
- 日志侧监控
- 对应用/服务日志使用 journalctl -f、tail -f、multitail 等实时跟踪 “backlog/queue full/overflow” 等关键字,结合 rsyslog/ELK/Graylog 做聚合与可视化。
四 阈值与优化建议
- 阈值设定
- 以基线为准:先观察 1–2 周的 ListenOverflows/ListenDrops 与 Recv-Q 常态值,再设置相对增长阈值(如 5–10 分钟内持续 > 0 的溢出即告警)。
- 对突发流量业务,建议设置“持续溢出”而非瞬时抖动触发。
- 优化方向
- 内核与系统:
- 适度提高 net.core.somaxconn(如 4096/16384),并同步评估 net.ipv4.tcp_max_syn_backlog。
- 确保 somaxconn ≥ 应用 backlog 配置,否则以较小者生效。
- 应用层:
- 提升服务并发处理能力(多 worker/进程/线程、异步 I/O)。
- 调整应用监听 backlog 参数,使其与 somaxconn 匹配。
- 架构侧:
- 引入 连接复用/连接池、限流/排队(如令牌桶)、读写分离/负载均衡,降低单实例队列压力。
- 内核与系统:
- 验证
- 调整参数后,使用 ss/netstat 与 /proc/net/snmp 观察 Recv-Q 峰值与 ListenOverflows/ListenDrops 是否下降,并关注业务延迟与错误率变化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Ubuntu backlog如何监控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51902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