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 dropped性能下降吗
导读:CentOS dropped与性能的关系 结论与要点 在 Linux(含 CentOS)语境中,dropped 通常指被丢弃的数据包或内核对象。是否导致性能下降取决于“dropped”的来源与量级:少量丢包/对象回收一般影响有限;持续或大...
CentOS dropped与性能的关系
结论与要点
- 在 Linux(含 CentOS)语境中,dropped 通常指被丢弃的数据包或内核对象。是否导致性能下降取决于“dropped”的来源与量级:少量丢包/对象回收一般影响有限;持续或大量的 dropped 往往伴随延迟升高、吞吐下降、连接异常等性能问题。
- 若你指的是手动执行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(清理页面缓存、dentry、inode),这会立即释放“干净”缓存,随后系统需要重新从磁盘读取,常见现象是短时的 I/O 与 CPU 占用上升、性能下降;该接口默认值为 0,不建议在生产环境频繁使用。
常见场景与影响
| 场景 | 典型表现 | 对性能的影响 |
|---|---|---|
| 网络接口 RX/TX dropped 计数增长(ifconfig/sar -n DEV) | 丢包、重传增多、时延抖动 | 吞吐下降、应用响应变慢,严重时连接超时 |
| 内核/连接跟踪表满(如 conntrack)导致丢包 | 新建连接失败、间歇性中断 | 新建连接性能骤降,已有连接抖动 |
| CPU 过载导致网络栈处理不及时 | 软中断占用高、包处理延迟 | 队列堆积、丢包与延迟上升 |
| 手动执行 drop_caches | 缓存被清空后首轮访问变慢 | 短时 I/O 与 CPU 升高,随后逐步恢复 |
| 磁盘空间或 inode 耗尽引发 I/O 异常 | 写入失败、服务异常 | 可能伴随 dropped 计数上升,整体性能劣化 |
快速排查与定位
- 查看接口丢包与错误:ip -s link、ifconfig、sar -n DEV;关注 RX/TX dropped、errors、overruns。
- 检查 CPU 与软中断:top/htop、sar -P ALL、cat /proc/softirqs;若 si(软中断)长期偏高,结合网卡多队列与驱动检查。
- 检查连接跟踪:conntrack -L | wc -l;接近或达到上限时扩容或优化连接超时(如 nf_conntrack_tcp_timeout_established)。
- 若涉及手动清理缓存:确认是否执行过 echo 1/2/3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;这类操作会引发短时性能下降,属预期行为。
- 排除磁盘瓶颈:df -h、df -i、iostat -x 1;空间或 inode 耗尽会导致写入失败与服务异常,并可能伴随 dropped 现象。
处理建议
- 网络侧:优化网卡队列与驱动、排查链路与对端设备、合理设置 TCP 重传/超时、必要时扩容 conntrack 表或优化会话保持时间。
- 资源侧:控制 CPU 负载与软中断集中,分离关键业务与高网络负载进程到不同 CPU;避免长期满载运行。
- 存储侧:清理无用日志与临时文件、扩展磁盘或 inode、处理被删除但未释放空间的文件句柄(如 lsof | grep deleted)。
- 缓存侧:避免在生产环境频繁执行 drop_caches;让内核按需自动回收,必要时仅在测试/诊断场景按流程使用(先 sync,再按需 echo 1/2/3)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CentOS dropped性能下降吗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52305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