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
导读: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“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”,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,对大家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帮助,有这方面学习需要的朋友,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“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”吧。...
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“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”,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,对大家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帮助,有这方面学习需要的朋友,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“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”吧。目录
- 一维数组的创建与初始化
- 程序一:
- 程序二:
- 程序三
- 程序四(二维数组 - 二维数组 的 列 绝对不能 省略 )
-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
- 程序一
-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,怎么作?
- 实例:冒泡排序
- 数组名:
一维数组的创建与初始化
数组是一种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
程序一:
#includestdio.h>
#includestring.h>
int main()
{
创建一个数组
int arr1[10];
// [常量]
初始化 int arr[10]={
1,2,3}
;
不完全初始化,剩下的元素默认初始化0.
char arr2[5];
初始化 char arr[5]={
'a','b'}
;
,不完全初始化,剩下元素默认初始化0.
初始化 char arr[5]="ab" 这是可行的,因为隐藏一个'\0',后面的0使我们自己给的(这个字符串都给给它的==),不是系统默认
int n = 5;
char ch[n];
这样创建数组是错误,因为n还是变量,值是被赋值了,并不会改变它的属性
char arr3[5] = {
'a', 98/*b的ASCII码等于98*/ }
;
//可行
上式等价于下式
char arr3[5] = {
'a','b'}
char arr4[] = "abcd";
//加上后面隐藏的'\0',大小为5
当我们并没有指定大小的时候,它会根据后面的数据,自己给定大小
char arr5[] = "abcdef";
printf("%d\n",sizeof(arr5));
// 7 sizeof晕倒'\0',把它算进去,在停止计算
printf("%d\n", strlen(arr5));
//6 strlen是遇到'\0'(不包含),就停止计算
char arr6[] = {
'a', 'b','c','\0' }
;
printf("%d\n",strlen(arr6));
//如果没有'\0'结束标志符,它会一直算个数,直到遇到'\0',输出的是一个随机数
printf("%d\n", sizeof(arr6));
//没有'\0'它就少算一个就是3
return 0;
}
程序二:
#includestdio.h>
#includestring.h>
int main()
{
char arr[] = "abcdef";
//元素下标是从0开始
pritnf("%c\n",arr[0]);
//arr[0] == a,表示首元素a,输出结果为a
如果要依次打印字符串所有元素用循环更简单,字符串的 '\0' 是隐藏的,一般是不用打印的
int i = 0;
int len = strlen(arr);
// 计算元素个数
for (i = 0;
i len;
i++)
{
printf("%c ",arr[i]);
// a b c d e f
}
return 0;
}
程序三
#includestdio.h>
int main()
{
int arr[] = {
1,2,3,4,5,6,7,8,9,10}
;
int sz = sizeof(arr) / sizeof(arr[0]);
// sizeof(数组名)计算的整个数组的字节大小,我们只要再求一个元素的大小就可以了,因为 数组是一群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,所以我
// 假设 int a[10]; 数组 a 有 10个 int(4byte) 类型的元素,整个数组的大小就是 4*10 == 40 byte, 数组大小除以数组元素大小,不就是数组元素个数嘛。(40/4 == 10)
int i = 0;
for (i = 0;
i sz;
i++)
{
printf("%d ",arr[i]);
printf("&
arr[%d]=%p\n",i,&
arr[i]);
// 打印 数组对应下标元素的地址
}
return 0;
}
程序四(二维数组 - 二维数组 的 列 绝对不能 省略 )
#includestdio.h>
int main()
{
///int arr[3][4];
//存储一个三行四列的数据 3是行(3个一维数组),4是列
int arr1[3][4] = {
1,2,3,4,5}
;
假设 数据 是这样存的,在内存是连续存储的12345000.....
1234
5000
0000
int arr2[3][4] = {
{
1, 2, 3 }
, {
4, 5 }
}
;
1 2 3 0
4 5 0 0
0 0 0 0
一行的数据 是根据元素加个后面的{
}
,方便你们去区分,再根据列数确定 一行有多少个元素
int arr3[][4] = {
{
1, 2, 3 }
, {
4, 5 }
}
;
1 2 3 0
4 5 0 0
二维数组不管行还是列,下标都是从0开始,而且 二维数组的 行 是可以省略的,它会根据 元素 和 列的值,来确定行数
int arr4[3][4] = {
{
1, 2, 3 }
, {
4, 5 }
}
;
int i = 0;
for (i = 0;
i 3;
i++)
{
int j = 0;
for (j = 0;
j 4;
j++)
{
printf("%d ",arr4[i][j]);
1 2 3 0
4 5 0 0
0 0 0 0
}
printf("\n");
}
return 0;
}
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
在内存中实际存储情况,第一行完了,第二行紧跟在第一行,第三行紧跟在第二行,int a[2][2]={
1,2,3,4}
, 在内存中存储情况为 1 2 3 4 (小端)
因为 数组的首元素地址是最小的,后面元素,地址依次增大(大约增大 一个元素的类型的字节大小)
程序一
#includestdio.h>
int main()
{
int arr[3][4] = {
{
1, 2, 3 }
, {
4, 5 }
}
;
int i = 0;
for (i = 0;
i 3;
i++)
{
int j = 0;
for (j = 0;
j 4;
j++)
{
printf("arr[%d][%d]=%p\n", i, j, &
arr[i][j]);
arr[0][3]和arr[1][0]地址相差4,二维数组与一维数组一样,都连续存储
}
}
return 0;
}
数组作为函数参数,怎么作?
实例:冒泡排序
#includestdio.h>
void bubble_sort(int arr[],int sz)
{
确定冒号排序的趟数
int i = 0;
for (i = 0;
i sz - 1;
i++)// 排序要排 元素总个数-1,最后一个元素不用排
{
int flag = 1;
//假设这一趟的数据已经有序
int j = 0;
for (j = 0;
j sz-1-i;
j++)// 每一趟冒号排序的过程
{
if (arr[j] >
arr[j + 1])
{
int tmp = arr[j];
arr[j] = arr[j + 1];
arr[j + 1] = tmp;
flag = 0;
//本趟排序的数据不完全有序
}
}
if (1 == flag)
{
break;
}
}
}
int main()
{
int arr[] = {
0, 8, 7, 6, 5, 4, 3, 2, 1, 9 }
;
int i = 0;
int sz = sizeof(arr) / sizeof(arr[0]);
bubble_sort(arr,sz);
对数组arr进行传参,传递的是数组arr首元素的地址
for (i = 0;
i sz;
i++)
{
printf("%d ",arr[i]);
//0,1,2,3,4,5,6,7,8,9
}
return 0;
}
数组名:
#includestdio.h>
int main()
{
int arr[] = {
1, 2, 3, 4, 5, 6, 7 }
;
//数组随着下标的增长,地址是由低到高变化点
printf("%p\n",arr);
数组名就是数组首元素地址,是一样的。见附图1
printf("%p\n",&
arr[0]);
但有两个意外
1.sizeof(数组名) - 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 ,计算的是整个数组的大小,单位为字节(byte)
int sz = sizeof(arr);
printf("%d\n",sz);
// 4(元素大小)* 7(元素个数)== 28,效果见附图 2
2.&
(数组名),数组名代表整个数组,&
数组名,取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
printf("%p\n", &
arr);
//表示数组的起始地址,是整个数组的地址
上下两者的值一样,但 意义完全不同,效果图 见附图 3
printf("%p\n", arr);
//首元素的地址
//进一步论证 &
arr 和 arr的意义完全不同,不同在哪里
printf("%p\n", &
arr+1);
//地址增加28字节,一个元素4byte,7个元素28字节,意味着 &
arr + 1 跳过一整个数组的元素,指向最后一个元素后面的地址
printf("%p\n", arr+1);
//地址增加4字节,意味着 arr +1,跳过一个元素,改地址 arr+1,指向第二个元素
效果见附图 4
return 0;
}
关于数组名,有兴趣的,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指针和数组试题解析(重置版)
附图1;
附图2:
附图3:
附图4:
感谢各位的阅读,以上就是“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”的内容了,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,相信大家对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,欢迎关注网络,网络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C语言array数组怎么用,如何创建和初始化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654944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