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系统如何优化回收策略
导读:一、内存回收策略优化 调整Swappiness值:vm.swappiness 参数控制系统使用Swap分区的倾向(默认值60)。降低该值(如设置为10或更低)可减少系统对Swap的依赖,优先回收物理内存,提升性能。修改方法:临时生效用 s...
一、内存回收策略优化
- 调整Swappiness值:
vm.swappiness参数控制系统使用Swap分区的倾向(默认值60)。降低该值(如设置为10或更低)可减少系统对Swap的依赖,优先回收物理内存,提升性能。修改方法:临时生效用sysctl vm.swappiness=10,永久生效则编辑/etc/sysctl.conf添加对应行。 - 优化脏页回收参数:
vm.dirty_ratio(脏页占内存最大比例,默认40%)和vm.dirty_background_ratio(后台写回脏页的触发比例,默认10%)影响内存与磁盘的同步效率。适当增大dirty_ratio(如40%)、减小dirty_background_ratio(如10%)可减少频繁磁盘写操作,提升缓存命中率。 - 控制VFS缓存回收倾向:
vm.vfs_cache_pressure参数控制内核回收inode和dentry缓存的积极性(默认100)。降低该值(如50)可增加文件系统缓存(如目录项、inode),减少重复查找开销,提升缓存命中率。 - 手动回收缓存:通过
drop_caches文件手动释放缓存(不影响正在运行的进程)。命令:sync; echo 1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(清理页面缓存)、echo 2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(清理目录项和inode缓存)、echo 3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(清理所有缓存)。需谨慎使用,避免在业务高峰期操作。
二、磁盘空间回收策略优化
- 清理无用文件:定期执行以下命令清理系统垃圾:
yum clean all(清理YUM缓存)、package-cleanup --leaves(删除无用依赖包)、du -sh /var/log/*(分析日志文件大小,用logrotate或手动删除旧日志)、清空/tmp和/var/tmp目录(临时文件)。 - 回收SSD空间:SSD通过TRIM命令通知控制器释放无效块,提升写入性能。启用方法:
mount -o discard /dev/sdX /mount/point(实时回收)或在cron中定期执行fstrim /mount/point(计划回收)。 - 扩展磁盘空间:若磁盘未分配空间充足,可通过LVM扩展逻辑卷(
lvextend -L +10G /dev/vg_name/lv_name+resize2fs /dev/vg_name/lv_name)或添加新硬盘并挂载到合适目录。 - 使用磁盘分析工具:用
ncdu(交互式磁盘使用分析)、df -h(查看磁盘使用情况)、du -sh *(递归查看目录大小)定位大文件或目录,针对性清理。
三、缓存命中率优化
- 调整文件系统挂载选项:在
/etc/fstab中为频繁访问的分区添加noatime选项(如/dev/sda1 / ext4 defaults,noatime 1 1),避免每次文件访问都更新访问时间戳,减少磁盘I/O。 - 使用内存缓存:将临时文件或高频访问数据存入内存,提升读写速度。例如,将
/tmp挂载为tmpfs(mount -t tmpfs -o size=512M tmpfs /tmp),并在/etc/fstab中添加对应行实现永久生效。 - 应用层缓存:部署缓存工具(如Redis、Memcached)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(如数据库查询结果、会话信息),减少对后端存储的访问压力,提升整体缓存命中率。
- 监控与调优:用
vmstat 1(查看内存、交换分区使用情况)、iostat -x 1(查看磁盘I/O负载)、sar -r 1(查看内存使用趋势)监控系统性能,根据监控结果调整缓存参数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centos系统如何优化回收策略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34354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