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主机资讯Linux上WebLogic集群如何搭建

Linux上WebLogic集群如何搭建

时间2025-10-27 15:41:03发布访客分类主机资讯浏览672
导读:Linux环境下WebLogic集群搭建详细步骤 1. 环境准备 操作系统:确保所有节点(管理服务器、受管服务器)运行相同Linux发行版(如CentOS 7.x/8.x、RHEL 7.x/8.x),内核版本一致。 硬件要求:每节点至少2...

Linux环境下WebLogic集群搭建详细步骤

1. 环境准备

  • 操作系统:确保所有节点(管理服务器、受管服务器)运行相同Linux发行版(如CentOS 7.x/8.x、RHEL 7.x/8.x),内核版本一致。
  • 硬件要求:每节点至少2核CPU、4GB内存、50GB存储(生产环境需根据应用负载调整)。
  • 网络配置:节点间网络互通(ping通),关闭防火墙或放行WebLogic端口(默认7001管理端口、7002受管服务器端口、7777集群通信端口);禁用SELinux(setenforce 0)或配置SELinux允许WebLogic服务运行。

2. 安装JDK(所有节点)

WebLogic依赖JDK 8或11(推荐JDK 8,兼容性更好),需在所有节点安装相同版本

  • 上传JDK tar包(如jdk-8u221-linux-x64.tar.gz)至/opt/software目录。
  • 解压至/usr/localtar -zxvf jdk-8u221-linux-x64.tar.gz -C /usr/local/
  • 配置环境变量:编辑/etc/profile,添加以下内容:
    export JAVA_HOME=/usr/local/jdk1.8.0_221
    export PATH=$JAVA_HOME/bin:$PATH
    export CLASSPATH=.:$JAVA_HOME/lib/dt.jar:$JAVA_HOME/lib/tools.jar
    
  • 生效配置:source /etc/profile,验证安装:java -version(需显示JDK版本信息)。

3. 创建WebLogic专用用户(所有节点)

避免使用root用户运行WebLogic,创建专用用户及目录:

  • 创建用户组及用户:groupadd weblogic & & useradd -g weblogic weblogic
  • 设置密码:passwd weblogic(输入两次,确认密码)。
  • 创建安装目录并授权:mkdir -p /app/weblogic & & chown -R weblogic:weblogic /app/weblogic

4. 安装WebLogic Server(所有节点)

使用静默安装(避免交互式操作,统一配置):

  • 上传WebLogic安装包(如fmw_12.2.1.4.0_wls.jar)至/app/weblogic目录。
  • 创建响应文件response/config.xml(内容参考Oracle官方模板,指定安装路径、JDK路径等)。
  • 执行静默安装:
    su - weblogic
    cd /app/weblogic
    java -jar fmw_12.2.1.4.0_wls.jar -silent -responseFile /app/weblogic/response/config.xml -invPtrLoc /app/weblogic/response/inventory.xml
    
  • 安装完成后,验证安装目录(如/app/weblogic/wlserver)是否存在。

5. 创建WebLogic域(主节点)

域是WebLogic的管理单元,包含管理服务器、受管服务器、集群等配置:

  • 切换至weblogic用户:su - weblogic
  • 进入配置脚本目录:cd /app/weblogic/wlserver/common/bin
  • 执行配置脚本:./config.sh(图形化界面)或使用WLST(命令行,推荐批量部署):
    # WLST脚本示例(create_domain.py)
    readTemplate('/app/weblogic/wlserver/common/templates/wls/wls.jar')
    set('AdminServerName', 'admin_server')
    set('Name', 'my_cluster_domain')
    cd('/Server/AdminServer')
    set('ListenAddress', '主节点IP')  # 如192.168.1.100
    set('ListenPort', 7001)
    cd('/')
    create('my_cluster', 'Cluster')  # 创建集群
    cd('/Server/server1')
    set('Name', 'managed_server1')
    set('ListenAddress', '节点1IP')  # 如192.168.1.101
    set('ListenPort', 8001)
    cd('/Server/server2')
    set('Name', 'managed_server2')
    set('ListenAddress', '节点2IP')  # 如192.168.1.102
    set('ListenPort', 8001)
    assign('Server', 'managed_server1', 'my_cluster')
    assign('Server', 'managed_server2', 'my_cluster')
    save()
    activate()
    exit()
    
  • 运行脚本:./wlst.sh /app/weblogic/create_domain.py
  • 完成后,域目录生成于/app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my_cluster_domain

6. 配置WebLogic集群(主节点)

通过WLST或管理控制台配置集群(以WLST为例):

  • 启动WLST:./wlst.sh
  • 连接管理服务器:connect('weblogic', 'weblogic123!', 't3://主节点IP:7001')
  • 配置集群通信模式(多播单播,生产环境推荐单播):
    edit()
    startEdit()
    cd('/Clusters/my_cluster')
    set('MulticastAddress', '239.192.0.1')  # 多播地址(可选)
    set('MulticastPort', 7777)             # 多播端口(可选)
    set('ClusterMessagingMode', 'unicast') # 切换为单播
    cd('/Cluster/my_cluster/unicast')
    add('managed_server1', '节点1IP:7002')  # 受管服务器1的地址
    add('managed_server2', '节点2IP:7002')  # 受管服务器2的地址
    save()
    activate()
    disconnect()
    exit()
    
  • 验证集群配置:通过管理控制台(http://主节点IP:7001/console)登录,查看“集群”模块中的服务器状态。

7. 启动集群服务

  • 启动管理服务器:在主节点执行:
    cd /app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my_cluster_domain/bin
    ./startWebLogic.sh
    
    输入管理员账号(weblogic/weblogic123!),等待启动完成。
  • 启动受管服务器
    • 方式1(手动启动):在每个受管服务器节点执行:
      cd /app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my_cluster_domain/bin
      ./startManagedWebLogic.sh managed_server1 t3://主节点IP:7001
      
    • 方式2(脚本启动):创建启动脚本/app/weblogic/start_servers.sh,内容如下:
      #!/bin/bash
      cd /app/weblogic/user_projects/domains/my_cluster_domain/bin
      ./startManagedWebLogic.sh managed_server1 t3://主节点IP:7001 &
          
      ./startManagedWebLogic.sh managed_server2 t3://主节点IP:7001 &
          
      
      赋予执行权限:chmod +x /app/weblogic/start_servers.sh,运行脚本即可启动所有受管服务器。

8. 验证集群功能

  • 管理控制台验证:登录管理控制台(http://主节点IP:7001/console),进入“集群”→“监控”,查看所有服务器状态是否为“运行中”。
  • 负载均衡测试:部署应用(如简单的JSP页面)至集群,通过浏览器多次访问(http://主节点IP:7001/应用名),观察请求是否分发至不同受管服务器。
  • 故障转移测试:停止主节点上的管理服务器,观察受管服务器是否继续运行;重启管理服务器后,验证集群状态是否恢复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版本一致性:所有节点的WebLogic Server、JDK版本必须完全一致,避免兼容性问题。
  • 网络稳定性:集群节点间网络延迟需≤10ms,丢包率≤1%,确保心跳通信正常。
  • 资源规划:根据应用负载调整JVM内存(如-Xms2g -Xmx4g),避免内存溢出。
  • 数据同步:若应用使用数据库,需配置数据库集群(如Oracle RAC)或数据源故障转移,确保数据一致性。
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
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Linux上WebLogic集群如何搭建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35785.html
如何提升Linux上WebLogic的并发量 如何迁移WebLogic到Linux平台

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