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Logic在Linux上的日志管理技巧有哪些
导读:WebLogic在Linux上的日志管理技巧 1. 日志文件定位 WebLogic在Linux系统中的日志文件按类型和实例分布在域目录下,常见路径如下:  服务器日志:记录服务器启动、关闭及运行时错误,路径为$DOMAIN_HOME/ser...
    
WebLogic在Linux上的日志管理技巧
1. 日志文件定位
WebLogic在Linux系统中的日志文件按类型和实例分布在域目录下,常见路径如下:
- 服务器日志:记录服务器启动、关闭及运行时错误,路径为$DOMAIN_HOME/servers/< server_name> /logs/server.log(如AdminServer.log);
- 访问日志:记录HTTP/HTTPS请求详情,路径为$DOMAIN_HOME/servers/< server_name> /logs/access.log;
- 域日志:记录整个域的运行状态(如服务器启动/停止、资源预警),路径为$DOMAIN_HOME/servers/< server_name> /logs/domain.log。
2. 日志查看与过滤
使用Linux命令行工具快速查看和分析日志:
- 实时查看:tail -f /path/to/server.log(实时跟踪日志末尾内容);
- 查看最后N行:tail -n 100 /path/to/server.log(查看最后100行);
- 关键词搜索:grep "ERROR" /path/to/server.log(筛选包含“ERROR”的行);
- 分页查看:less /path/to/server.log(支持上下翻页、搜索);
- 系统日志关联:若WebLogic通过systemd管理,可使用journalctl -u weblogic查看服务日志。
3. 日志轮转配置
防止日志文件过大占用磁盘空间,常用两种方式:
(1)使用logrotate工具(推荐)
- 安装:sudo yum install logrotate(CentOS)或sudo apt-get install logrotate(Debian);
- 配置:在/etc/logrotate.d/下创建weblogic文件,内容示例如下:/path/to/weblogic/domain/logs/*.log { daily # 每天轮转 rotate 7 # 保留7个历史文件 compress # 压缩旧文件(.gz格式) missingok # 文件不存在时不报错 notifempty # 文件为空时不轮转 create 640 root adm # 新文件权限(属主root,属组adm) sharedscripts # 所有日志处理完后执行脚本 postrotate /bin/kill -HUP $(cat /path/to/weblogic/domain/logs/weblogic.pid) 2> /dev/null || true endscript }
- 测试:sudo logrotate -f /etc/logrotate.d/weblogic(强制立即轮转);
- 监控:tail -f /var/log/logrotate.log(查看轮转日志)。
(2)通过logging.properties配置(基于Log4j)
- 定位文件:$DOMAIN_HOME/config/logging.properties;
- 修改参数:调整FileHandler配置,控制单个文件大小和保留数量:java.util.logging.FileHandler.pattern = %h/weblogic.%g.log # 文件名模板(%g为序号) java.util.logging.FileHandler.limit = 10485760 # 单个文件大小(10MB) java.util.logging.FileHandler.count = 5 # 保留文件数
- 生效:修改后重启WebLogic服务器。
4. 日志级别调整
通过修改logging.xml(位于$DOMAIN_HOME/config/fmwconfig/servers/<
    server_name>
    /logs/)调整日志级别,控制日志详细程度:
- 步骤:用文本编辑器打开logging.xml,找到< log-level>标签,修改为所需级别(如FINE、INFO、WARNING、SEVERE);
- 生效:修改后无需重启,通过WebLogic控制台或WLST命令动态生效。
5. 日志分析与工具
- 命令行分析:使用awk、grep组合提取关键信息,例如统计2025-05-16的错误日志数量:awk '/ERROR/ & & $1=="2025-05-16"' /path/to/server.log | wc -l
- 可视化工具:部署ELK Stack(Elasticsearch+Logstash+Kibana)或Graylog,实现日志集中存储、搜索、可视化及告警;也可使用GoAccess生成Web访问日志的HTML报告。
6. 日志监控与告警
- 系统监控:使用top、htop查看系统负载,mpstat、iostat监控CPU、磁盘I/O,及时发现性能瓶颈;
- 日志监控:通过grep定期扫描日志中的关键字(如“ERROR”“OutOfMemoryError”),结合cron定时任务发送告警邮件;
- 专业工具:使用Prometheus+Grafana监控日志文件变化,或通过Auditd审计系统活动,追踪异常操作。
7. 日志备份与恢复
- 备份:使用tar命令归档日志目录,例如:sudo tar -czvf /backup/weblogic_logs_$(date +%Y%m%d).tar.gz /path/to/weblogic/logs/
- 恢复:解压备份文件至原目录:sudo tar -xzvf /backup/weblogic_logs_20250516.tar.gz -C /path/to/weblogic/logs/
- 注意事项:备份前停止WebLogic服务(避免日志写入冲突),恢复后重启服务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2913721942#qq.com核实处理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 WebLogic在Linux上的日志管理技巧有哪些
本文地址: https://pptw.com/jishu/740201.html
